
如今很多人把颈椎病当成 “小毛病”,觉得不过是颈肩酸痛、偶尔僵硬,忍一忍或贴片膏药就过去了。就像过去人们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忽视,总觉得 “不影响吃喝” 就无需在意,却不知这种轻视可能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颈椎病看似只是局部不适,但若长期放任,可能会引发头晕头痛、上肢麻木甚至影响神经功能等并发症,绝非 “忍忍就好” 那么简单。

中医有 “治未病” 的理念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出 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”,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对于颈椎病来说,及时捕捉身体发出的信号,就是 “治未病” 的关键。很多人觉得 “颈椎不舒服是上班族的常态”,这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反而成了忽视的借口。骨科专家提醒:颈椎是人体脊柱的 “咽喉要道”,连接着头部与躯干,承载着头部的重量,长期劳损或不当护理,就像不断磨损的机器零件,迟早会出现故障,越晚干预,恢复难度越大。

颈椎病若出现 4 个信号,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“预警”,千万不要掉以轻心。第一个信号是颈肩持续酸痛,且休息后无法缓解,甚至在夜间加重,影响睡眠。这就像机器轴承缺了润滑油,转动时总会发出异响,提示颈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已经处于疲劳状态。第二个信号是手臂或手指偶尔麻木、刺痛,尤其是在低头工作或看手机后明显,这可能是颈椎压迫神经的初期表现,就像电路被压住,信号传递不畅。第三个信号是频繁头晕、头痛,且与颈部活动相关,比如转头时突然眩晕,这可能是颈椎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,不可简单当作 “高血压” 或 “没休息好”。第四个信号是颈部活动受限,比如抬头、转头时感觉僵硬卡顿,这说明颈椎的灵活性已经下降,若不及时调整,可能会进一步加重。

出现这些信号后,不必过度焦虑,但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方式。首先要调整日常姿势,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电脑,坐着时保持腰部挺直,颈椎自然放松,就像古人读书时 “正襟危坐”,既利于专注,也保护颈椎。其次,适当进行温和的颈部锻炼,比如缓慢抬头、转头,或做简单的 “米字操”,促进颈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适得其反。另外,选择一个高度合适的枕头也很重要,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颈椎负担,理想的枕头应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,就像给颈椎找了个 “温柔的支撑”。

生活中,关于颈椎病的误区也不少。有人认为 “多补钙就能治好颈椎病”,其实颈椎病的成因多与姿势不当、肌肉劳损相关,补钙仅对骨质疏松有帮助,对颈椎劳损本身并无直接效果。还有人觉得 “按摩、正骨能根治颈椎病”,盲目按摩可能会加重颈椎损伤,尤其是力度过大或手法不当,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。倘若症状持续未缓解,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。应在专业医生的悉心指导下进行调理,切勿轻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偏方,也不可盲目进行理疗。
颈椎的健康需要长期呵护,就像养护一盆植物,需要耐心浇水、适度光照,才能茁壮成长。无论是上班族、学生党,还是经常低头做事的人群,都要时刻关注颈椎的状态,不要等出现明显不适才重视。从调整一个姿势、减少一次长时间低头开始,慢慢养成保护颈椎的习惯,才能远离颈椎病带来的困扰,让身体保持舒适健康的状态。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